又一城 > Wine Shop Enoteca >
有關於「二次發酵」和汽泡酒的兩三事,大概再寫個兩千字也說不完。 就比如,許多人都以為二次發酵的香檳是某位本篤會修士的發明,然而真正二次發酵汽泡酒的發明者卻無人知曉,隱沒在歷史的塵埃之中。
有關於「二次發酵」和汽泡酒的兩三事,大概再寫個兩千字也說不完。 就比如,許多人都以為二次發酵的香檳是某位本篤會修士的發明,然而真正二次發酵汽泡酒的發明者卻無人知曉,隱沒在歷史的塵埃之中。 歷史中首個有關於「二次發酵」的正式記載,在1662年英國醫師Christopher Merret一篇見聞當中-透過加入砂糖或糖蜜,能令酒中出現汽泡,呈上皇家學院時比Dom Perignon來到本篤會修行還要早三十幾年。... 至於大家都以為是香檳發明者的Dom Perignon,當年他的任務卻是要消除香檳葡萄酒內的汽泡。陰錯陽差,他「喝下了星星」,才走上改良香檳釀法的道路,也是他發明「鐵絲綁法」固定木塞。不過當時仍然採用難以控制的「一次發酵」方式。 直到十八世紀,也就是Merret發現「二次發酵」兩百年後,香檳才開始使用「二次發酵」方式釀造汽泡酒,由此開始,「香檳釀法-Method Champagnoise」成為了「二次發酵」的代名詞,也讓「二次發酵」成為汽泡酒的「傳統釀法-Méthode Traditionelle」。 以「二次發酵」釀造的汽泡酒,當酵母完成發酵以後便會慢慢沉澱,大概十二個月後開始水解,產生獨特的酵母風味-像烘烤多士、麵包和餅干般的香氣,而且汽泡細膩綿長,是其他釀法無法複製的風味與口感。 除了法國香檳區以外,世上仍有很多地方是以「瓶內二次發酵」釀造汽泡酒,例如在意大利北部Piedmont,有一家十八世紀已開始以傳統法釀酒的古老酒莊Contratto,同樣以黑皮諾與霞多麗為根基,創造出有別於香檳的頂尖汽泡風味。 ( Photo Credit - @contratto1867 ) 展开